1.如何为志愿填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是搜集院校资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关规定,了解院校招生章程。
二是查询有关院校、专业近几年在各批录取分数和录取考生的位次情况。
三是了解今年在本省市招生的学校、专业、人数。
四是了解自己平时成绩、模拟成绩在全省、市的位次。
五是了解本人体检结果,填报需要避开所限的学校、专业。
5.给父母的一点建议
父母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许多父母有当年报考大学的经历,必须对考生的未来承担应有的责任。考生多已达到成人年龄,已具备一些思考和分析能力,但毕竟社会经验欠缺,会对人生抱有美好的梦想,有些甚至不切实际,这需要家长引导。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由于无知,有些父母还固执得十分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决定性的参谋,但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父母在孩子高考分实力允许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选择适合孩子的学科特长、性格特点和综合素质的专业。处理实力与兴趣关系问题,要以实力为基础,不能过分强调兴趣,过分强调兴趣很可能因为实力达不到而被淘汰。因此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并且教导孩子树立长远的成才观念,引导孩子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高考志愿是孩子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规划。这就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去研究和选择适合孩子的高校和专业。因此,填报高考志愿既要考虑“分数”因素,也要考虑“非分数”因素。选择与孩子学业成绩相适应的高校。在知己知彼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分数用好用足,并避免风险。父母要摆正心态,冷静对待高考,客观对待上大学。不要给孩子加压,不要误导,不要好面子,不要攀比,不要全部包办代替。
父母在孩子高中以后,应了解孩子中学各层次学生在历年高考中的录取档次、比例数据,根据平时考生在校的排名,大范围选择一些孩子将来可能被录取的高校,对一些精选出的高校进一步了解。引导孩子对一些学校和专业感兴趣。在模拟考、省市统考、高考成绩出来后,按本书的方法要求做好统计功课,与孩子一起填报满意的志愿必然是水到渠成。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此预祝你的孩子2013年考上你们理想的院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