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夕,家长需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尽量避免表现出焦虑,以免影响孩子的心理。家长应以平和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让孩子保持平静的心态,鼓励孩子尽力而为,不必过多考虑结果。
家长要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细节,如孩子熬夜时,为其准备一杯热牛奶,提醒孩子早睡;天气变化时,提醒孩子添衣;孩子感冒时,提醒孩子按时服药。每天早上为孩子准备喜爱的早餐。
家长应关心孩子的学习,而不要过多关注成绩。成绩优异时,应给予表扬,但不要让孩子骄傲停滞;成绩不佳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找出问题并解决。交流时,父母应控制好情绪,语气和语调要平和,交流方式要平等。
考前10~15天,家长应确保孩子的饮食有规律,早餐以营养为主,不可过于油腻;午餐丰盛,有荤有素;晚餐根据孩子口味准备,但不宜过量。夜宵宜清淡,可选择绿豆粥、红豆粥等。
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陪孩子熬夜、查看成绩单、频繁唠叨、谈论他人孩子成绩等行为。应关心孩子但不过分干涉,允许孩子适度上网、玩游戏,鼓励孩子与同学相处。在生活小事上,家长应默默打理,避免孩子感到压力。
考试期间,家长不应陪考,但若孩子希望家长在考场外等候,应放下一切工作陪伴孩子。家长要掌握考试时间、地点和路线,并提前安排好孩子的衣食住行。考后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避免谈论考试结果,鼓励孩子休息,准备下一堂考试。家长要为孩子准备雨具和舒适的衣服,避免孩子穿有铁饰物的衣服。家长不得让孩子在考前喝兴奋性饮料或进行剧烈运动,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