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分为“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共有13大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每一大类下设有若干一级学科,例如法学门类下的法学类、政治学类等。每个一级学科下再分为二级学科,如社会学下设的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等。各个大类和学科专业详细情况如下:
1. 哲学:1个学科分类,4个专业
2. 经济学:4个学科分类,17个专业
3. 法学:6个学科分类,32个专业
4. 教育学:2个学科分类,16个专业
5. 文学:3个学科分类,76个专业
6. 历史学:1个学科分类,6个专业
7. 理学:12个学科分类,36个专业
8. 工学:31个学科分类,169个专业
9. 农学:7个学科分类,27个专业
10. 医学:7个学科分类,27个专业
11. 军事学:不再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项目
12. 管理学:9个学科分类,46个专业
13. 艺术学:5个学科分类,33个专业
我国还设有特设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经过实践检验有其合理性,但布点不多。对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实行两种管理方式,基本专业每5年调整一次,相对稳定;特设专业处于动态,每年都需向社会公布。若特设专业成熟,则成为基本专业;若办不下去,则退出特设专业名单。
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指的是专业性强但市场需求不高的专业,如财经类、会计、金融等热门专业,以及医学类、公安技术类等冷门或专业性强的专业。这类专业需要国家控制学生数量,以防止普通大学争夺生源而随意开设。
结语强调,大学排名虽不重要,但在细分领域可能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如吉林农业大学的家政学专业,虽然大学排名不高,但在细分领域可能成为第一。每个大学都有独特专业特色,在细分领域发挥优势。学科教育不是丛林法则,而是一个立体区域,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魅力,做到细分领域的领头羊,你就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