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师范生制度旨在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四年大学期间,学生无需承担学费和住宿费,每月还能领取生活补助,这无疑大大减少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与之相对,普通师范生则需自费完成学业,包括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
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通常能获得编制,确保了工作的稳定性。在就业方面,他们无需四处投简历,工作地点通常在所在县城的乡镇,这使得他们的生活相对稳定。尽管有人质疑公立学校教师的薪资水平不高,但编制的价值不容忽视。由于编制竞争激烈,许多地方的教师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获得。
然而,公费师范生制度也有其弊端。首要问题是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需回到原籍工作,这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往往意味着他们将被分配到乡镇任教,对于00后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远离家乡,前往偏远地区工作。其次,公费师范生在乡镇任教有服务年限要求,一般需满六年才能申请调动。未满六年解除合同者,需按比例退还教育经费并缴纳违约金。
此外,定向师范生毁约或解约需承担相应后果。一些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适应当地教学环境,或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可能产生毁约或解约的想法。然而,毁约或解约将带来一定的后果,包括退还教育经费和支付违约金。
综上所述,公费师范生制度既有利又有弊。在享受政府提供的经济支持和就业保障的同时,他们也需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选择成为公费师范生的学生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