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大山脉的形成大多与地壳活动的活跃区域相关,它们主要分为两个显著地带。首先,是环绕太平洋两岸的南北向山脉带,这一地带包括了横跨北美和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以及亚洲和澳大利亚太平洋沿岸的山脉,如东亚岛屿上的山脉群落。
另一条地带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它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和非洲大陆的北部边缘。这里的山脉西起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分支组成的阿尔卑斯山系,延伸至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进入亚洲后,这些山脉与土耳其高原两侧的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相连,继续南下经过中南半岛西部的山地,直至与环太平洋山脉带相接。值得注意的是,像天山、阿尔泰山和一些其他山脉虽也被誉为高山,但在成因和地质历史方面,它们与上述两大山系有所不同。
在中国,山脉构成了国家地形的主要骨架,反映出其多山的地形特征。这些山脉不仅在地理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地质变迁和自然景观上扮演了关键角色。
扩展资料
山地带是海拔500m以上低山、1000m以上中山和高山山脉分布地区的总称。是最引人注目的大陆地形。山地形态分类见下表。坡度陡峻,相对高度大,线状延伸的山体称作山脉,成因上相联系的若干相邻的山脉称作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