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应优先采用排除法,针对错误选项:
1. 选项中本身就有说法错误的,如政府依法执政(政府应依法行政,执政的是党)。
2. 选项与题设不符的,比如题设说某事不好,选项A却在说该事的优点。
3. 选项与题设无关的,即题设在讨论某事,选项A却在讨论另一事。
4. 扩大项,如题设在讲具体事宜,选项却将其扩大为全局目标或方向,此类选项应排除。
在高考政治主观题解答时,注意经济意义的描述:
1. 提高人民积极性,增加收入,提升生活水平。
2.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3.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新型工业化。
4.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全面小康目标。
5.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实现资源合理流动。
6.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化经营。
对于对外经济意义,需考虑:
1. 提升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吸收外资,技术与管理经验。
2. 实施“走出去”战略,优化国际环境。
3.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在政治意义方面,侧重于国家、党、国际多层面的理解:
1. 促进国家政权建设,提升政治文明水平。
2. 改善国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
3. 提升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利益。
4.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和谐世界。
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的长期执政。
在思想文化意义中,注重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影响:
1. 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动力与支持。
2. 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3. 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4. 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