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竞争激烈,报考人数近70万,但一本批次投档人数只有7万多。在四川读一本学校,似乎已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是否真的意味着高考容易?人们常以三卷简化问题,而三卷的难度不应成为评判标准。高考不仅看分数,分数高但排名低,又有什么意义?为何四川高考难度不被认可?同样卷子的其他地区(如云南、贵州、广西)被广泛认同,是出于对教育不发达的同情吗?四川教育是否真的发达?除了成都、绵阳,其他城市教育与这些地区相比,差异巨大。其他市的普通考生,资源有限,与成都、绵阳竞争,这公平吗?
成都人常说,不努力只能去隔壁上大学(四川大学)。绵阳人也面临同样的境况(西南科技大学)。成都、绵阳人不重视本地大学,其他市的学子只能苦涩地面对这样的现实。在成都、绵阳之外,与同卷省比较,同分不同命。贵州一本线456分,四川二本线430分,分数相同,但结果大相径庭。如遵义师范大学(二本线举例),去年在四川的收分506分,排名104485;在贵州的收分447分,排名68304。他人常以三卷简单,认为上大学容易,但这对四川考生而言,是不公平的。
讨论这么多,不是为了抱怨,而是希望减少误解。请减少对四川考生的偏见,不要在大学里听到四川人谈及高考就认为三卷简单,认为上大学容易。四川考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上同一所大学的难度可能大于其他人。新高考改革有望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