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怎么去正确面对高考

admin

调整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高三一年压力和挫折经常会让同学产生不良的心态,不良心态的产生没关系,因为没有人是无坚不摧的。但不良心态产生后要积极去调解,调节心态应贯穿在整个学习生活中,但特别要贯穿在考前和考后之中,同学们要注意这两个特殊时期。下面是对几个高考复习中容易产生的不良心态进行分析。 一、不要消沉,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有这么两个人的对话:一人说“这么漂亮的玫瑰花居然长满了刺”,另一人说“这长满刺的玫瑰居然这么漂亮”。这是两种决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无独有偶,看过这样一则对话:某人坐计程车,一路上遇到七八个红灯。“真倒霉!一路碰红灯。”乘客叹口气,“总是最后差一步。”“不倒霉!”司机回头笑笑说:“变绿灯,咱们都是第一个走的啊!”想一想,乘客和司机二人,谁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呢?所以,负面的情绪犹如鞭子,每想到一次心情就被“鞭打”一次,而快乐的思想则犹如生命的润滑剂,可以增加生命的活力。林肯说过,“大部分的人只要下定决心想快乐就都能很快乐”。一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这样写道:“心理上的放松固然很重要,而保持一种永远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似乎更重要。我在高三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一直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尽管我也曾经遇到失败,我总是告诉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我应当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去拼搏、去争取。如果我有一年的时间,那我就在这一年中争取做得最好;假如我有一个月的时间,那我就在这一个月中争取做得最好;即使我只有几天的时间,而我的各门课程一塌糊涂,我也要争取在这几天做得最好。我无论如何总是竭尽全力。” 二、客观认识问题避免极端思想 一些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在高考总复习阶段心情沉重,压力大,这其实是他们的“不合理想法”造成的。考试不是引起紧张的根源,是我们对考试的看法和期望引起了紧张。所以,克服考试紧张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是改变我们对考试的想法。 复习阶段,每个考生的心情都很复杂,会在复习的同时想到许多与考试结果有关的事情。一个考生这样对我说,“我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否则我宁可明年再考。”这种非名牌不上的想法会加重人的紧张与焦虑,是一种不合理的想法。“不合理想法”的一个根本特征是以偏概全,走极端。它通常以“一定”、“必须”等绝对化的字眼出现。在逻辑上,它陷入非此即彼,要么好要么坏,缺少思维的灵活性与变通性。这种人把考上某一理想大学的愿望给绝对化了,并将之与自己人生的成功与失败联系起来,给自己的心理增加了额外负担。 为什么必须要考某大学是不合理想法呢?这样难道不是给自己鼓劲吗?真理与荒谬只有一步之遥。首先,考生面对的考试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在考试之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万无一失”地拿到多少分。如果认为自己一定考上某一大学,就是无视这种考试的不确定性,就会对自己有过高要求,并主观地认为,人能控制考试结果,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其次,上不上某一名牌大学并不是天堂与地狱之别。上了某一重点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已经成功了,从此不用再奋斗了。人生的路还长,真正的努力在后面,事业成功更取决于毕业后的努力与奋斗。如果认为考不上自己心目中第一理想的大学,就意味着人生失败,就是将不对立的东西对立起来。这种对立必然加重焦虑。 把一条路变成多条路,就会减轻压力。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想法,变志在“必得”为志在“尽量得”,我们就会轻松许多。我们会对自己说:“考上名牌大学当然最好,考上其他重点大学也不错。”“我要努力学习,尽量考上一个我的理想大学。”“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争取考上某某大学。”“某某大学不错,其他大学也有其优点。能上某某大学当然最好,上不了就退而求其次。”这样我们就把给自己一条路改变成给自己多条路,就不会失去进步的动力,只能失去过度的紧张与焦虑。 三、遇到挫折不要轻易放弃,要懂得坚持。 一名世界第一的保险推销员,在他的退休大会上吸引了无数保险界的精英参加,当人们询问他推销保险的秘诀时,他微笑着,表示不必多说。这时,全场灯光暗了下来,接着从会场四周出现了四名彪形大汉,合力扛着一座铁马,铁马下垂着一只大铁球。别的人还不明所以,铁马就被抬到讲台上了。那名保险推销大师走上台,朝铁球敲了一下,铁球纹丝不动;隔了5秒,他又敲了一下,还是没动;于是他每隔5秒钟就敲一下,持续不断,但是铁球一直一动不动。渐渐地台下的人开始骚动起来了,陆续有人离场而去,但推销大师还是自顾自地敲着铁球。人愈走愈多,留下来的只剩寥寥几个。终于大铁球开始慢慢晃动了,经过40分钟后,就算任何人的努力也没能使它停下来。这位推销员的精神可贵之处在于坚定不移,这里引用它,是想说明,永远不要忘了我们现阶段的终极目标——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任何其他的事情都没有理由成为干扰这个终极目标的因素。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可能会使我们沮丧,可能会造成我们意志消沉,但这些负面影响都应该是短期的,它们绝不能阻止我们继续前进。 四、忽略对结果成败的关注,力求有稳定的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钢索一般悬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没有任何人身安全保护措施,还有来自风雨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人在上面行走,其险象可见一斑,但他始终能获得成功。对此,瓦伦达说:“我走钢索时从不想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专心专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后来,心理学上把这种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赛事以外杂念所动的心理现象称为瓦伦达心态。 对于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谁都希望能获得成功,而要想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就应该具有这种瓦伦达心态。首先,要少考虑高考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过分关注于成功、胜利、荣誉、地位,沉醉于对胜利、成功的向往和喜悦,会分散对考试的关注,往往影响到正常水平的发挥。其次,要少考虑考试的失败。高考的竞争是残酷的,只要有竞争必然会有失败,如果对考试后的失败过分地考虑,其结果可能真的会造成失败。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从瓦伦达身上也可以印证这一点。他在最后一次表演中从钢索上坠下致死,就因为他有了患得患失之心:“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同学们不要像瓦伦达最后一次表演一样,要求自己一定要成功,因为不管多么完美的计划都无法拥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概率,而要像他前面多次比赛那样,“总是专心准备,总是想着怎么走钢索,从不关心其他事,也不会为成败担心”。要花心思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一味去担心问题不能解决,相信自己,学会在努力之后坦然地面对结果。 五、正确理解应试与备考 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学生呼唤素质教育。一些高三学生认为目前很多学校“应试教育”严重,因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有逆反心理,这样的情绪在客观上影响了高三阶段的复习和备考。 首先,我们应当肯定,社会强烈希望推行素质教育,这是积极进步的表现。 其次,我们应正确看待备考和应试。“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目前来讲,都需要考试。虽然高考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高考仍不失为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手段。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可能普及大学教育,高考的竞争必然是很激烈的,我们应客观地面对这个现实,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使自己早日成才。 六、正确看待失败 失败是什么?失败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一个不存在失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正因为有失败、有成功、有困惑、有喜悦,方显丰富多彩;失败是一种历练,每个人正是不断失败,不断成功中铸造成熟和魅力。中学时代是学生造就坚强性格的关键,不要在意生活中的不尽人意的烦恼。既然失败是生命对我们的考验,挫折是生活留给我们的命题,那么就昂起头来,走出失败,永不言弃。我们要始终相信,只要不说放弃,日子总会有阳光,追求总会有希望。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