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上出汗,医学上称为盗汗,特别是在入睡后或即将入睡时出汗,醒来后则停止。
2. 盗汗在中医中被视为一种病证,其特点是夜间入睡后汗液异常分泌,醒来时汗液即停止。
3. “盗”字的使用,意在形象地描述汗液在夜间“偷偷”流失的现象,如同盗贼在夜间的活动。
4. 根据盗汗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5. 轻型盗汗的病人通常在睡深后或清晨5时许微微出汗,醒后仅感觉轻微的汗湿,没有不适感。
6. 中型盗汗的病人在入睡不久后出汗,有时睡衣会湿透,但醒来后不再出汗。病人可能会有热感,出汗后有时会感到口干舌燥。
7. 重型盗汗的病人出汗量大,入睡不久或刚闭眼时大量出汗,甚至惊醒,醒后汗液迅速收敛,可能需要多次更换睡衣。这种情况下,病人常有强烈的热感,心情烦躁,出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冷饮。
8. 重型盗汗可能伴随低热、潮热、颧红、头晕、体重减轻、疲劳等症状。长期严重的盗汗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威胁健康与生命安全。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