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白,会计中的预提、计提,是不能混在一起理解的概念
一、“预提”,一般指涉及“预提费用”(新准则无)的业务处理方法
比如说对短期借款利息的处理以前的(旧准则下)处理方法就有预提法,意思是每月都对短期借款的利息进行预提,为什么叫预提呢?因为利息到期才支付,而发生利息为每月平均发生,所以如果利息金额较大的话,就应当采取预提法
具体处理方法是: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每月都做同样处理,最后到期的那个月可以合并本息处理)
到期时:
借:短期借款
预提费用(已预提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本息和)
二、“计提”,涉及计提的一般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收账款等计提坏账准备,以及其他资产计提跌价准备,减值准备等等,都叫做计提
计提的意思就是,对已发生的费用,进行处理,具体要靠自己理解,没有确切的定义
计提时(已固定资产折旧为例):
借:制造费用(或其他相应科目)
贷:累计折旧
三、折旧,折旧时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衡量的一种方法,这里就会涉及计提的概念,所以又叫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类似的处理方法还有,无形资产价值的摊销。
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或其他相应科目)
贷: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的累积金额就是固定资产价值损耗的体现。
四、“结转”在会计中出现的比较多,在凭证采用“收付转”专用记账凭证的情况下,转账凭证核算的业务基本都可以叫做“结转”。
例如结转生产产品的成本,结转已销售产本的成本等等。
结转时(已结转产品的成本为例):
借:库存产品
贷:生产成本
如果是销售产品,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其实这里你可以发现,结转的业务是不会涉及货币资金的
不知道明白没有,有问题请补充!
采购物资过程中发生的运费、杂费,是构成采购物资成本的一部分,属于采购成本中的附带成本,应与购货价格一起计入采购物资的成本中。
营业费用(即新准则中的销售费用),指企业为了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与购货运费、杂费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