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原则有哪些

admin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的筹资渠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国 家财政拨款逐渐停止,改为贷款或投资;银行保证企业资金供应的信贷政策,也 为“区别对待,择优扶植”所替代,对企业供应资金普遍偏紧;另一方面,金 融市场逐渐向企业敞开了大门,许多新的筹资手段诸如发行股票、债券、利用租 赁、信托、商业信用等产生出来。这种多样化的局面使企业面临选择何种筹资渠 道合适,采取什么筹资方式以及向何者筹资成本最低,风险较小和获利较大等一 系列原则问题。筹措资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确保合理资金需要量原则

企业筹集资金,到底筹集多少才算合适,这是财务部门遇到的首要问题。资 金是有时间价值的,资金过多,但使用有限,这样就会造成浪费,增加成本;筹 资不足,又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危害也很大。无论通过什么渠道,采 取什么形式筹资,都应在考虑广开财路的同时,确保企业资金需要量的合理

(2)确保资金及时供应原则

企业筹资不仅要在数量上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的合理需要,同时,又必须充 分估量资金供应在时间上的协调一致。因为,企业资金筹措的目的,是为了用好 资金,而企业在全年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的资金在时间上又是不均衡的,必须 考虑筹资供应的时效性。

(3)筹资成本适当的原则

过去国家对企业的资金供应,实行的是保证供应制,国有企业的资金由国家 无偿拨款相银行低利贷给,企业无须考虑筹资问题,也就无须考虑筹资费用的高 低。目前,企业的筹资渠道、方式多样化,但都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因而,企业 在筹资时,就要充分考虑降低成本的问题,因为成本与企业的效益直接相关,成 反比变化,筹资成本越高,企业预期利润就越低。

(4) 根据用途决定筹资方式和数量的原则 •

企业经营资金可分为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两种,两者在运动形式、周转特

点、需要量的大小、期限等方面是不同的。固定资金的特点是数额大、周转慢、 占用时间长,因此,必须在长期筹资方式中,如利用折旧基金、利润留成资金、 国家拨款或投资、长期贷款、信托筹资、租赁筹资等之中选择。流动资金的特点 是数额小、周转快、占用时间短,因而可在短期筹资方式中,如商业信用、短期 贷款等之中选择。在固定资金与流动

资金的需求中,又存在着具体用途的不同。 如固定资金,有的用于生产厂地、厂房的建设,有的用于引进技术,有的用于更 新设备等等,在资金需求的质与量上又有具体的要求。因此,必须按照资金的不 同用途,选择相应的资金渠道和筹资方式,搞好筹资决策,以有效地保证企业生 产经营活动中各种不同资金需要。

(5)确保企业取得盈利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不断取得盈利,自身才能生存和发展。要取得 盈利,就必须讲求经济效益,讲求资金的筹集成本和使用效果。所以企业的筹资 工作,首先必须降低筹资的成本,如果成本高于收益,或者说成本费用率高于企 业利润率,则这种资金不能使用,越使用越亏损。成本费用率和利润率应保持一 个足够的差额。在筹集资金时,就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有个详尽的分析,并 据此对资金使用的效益进行预测,只有在此基础上的筹资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6)安全性原则

在企业筹资活动中,会遇到许多风险,如利率变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违 约风险等。这些风险有些可以预测,有些不能预测。为了保证筹资的安全,必须 对这些风险进行必要的防范,以保证资金的安全,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

①选择风险较低的筹资方式。不同的筹资方式其风险大小往往也不同,有的

筹资采取可变利率计息,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企业要支付较多的利息;利用外资 方式,汇率的波动可能使企业偿付更多的资金;有些出资人发生违约,不按合同 出资或者提前抽回资金,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企业筹资,必须选择那些风险 较小的方式,努力降低筹资的风险。如目前利率较高,而预测不远的将来利率要 下落,这时筹资时,应要求按浮动利率计息;如果情况相反,贝■按固定利率计 息。再比如利用外资,应避免以硬货币偿还本息,而争取以软货币偿付,避免由 于汇率的上升,软货币贬值而带来的损失。同时在筹资过程中,还应选择那些信 誉良好、实力较大的出资人,以减少违约现象的发生。

②增强筹资渠道的可转换性。由于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大小不同,因此在筹 集资金时,应注意各筹资方式之间的转换能力,即从这一种方式转换为另一种方 式的能力,以避免或减轻风险。通常情况下,短期筹资方式的转换能力强,但由 于期限短,如果风险太大,可以及时采用其他方式筹资。而长期筹资方式变换较 为困难。长期筹资中,如果合同中规定可以通过一定手续进行转换,如利用外资 的币种转换,则风险也相对小些。除此之外,企业筹资应广开渠道,不能过多地 依赖于一个或几个资金渠道,而要进行多元化和分散化筹资,这样可增强转换能 力,降低风险。

(7)协调关系原则

资金的筹集过程,实际也是企业同各部门打交道的过程。要搞好筹资工作,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就必须建立起牢固的资金关系,建立起稳定的资 金来源渠道。企业应着重搞好同银行之间的关系,因为银行是企业的主要资金供 应者,银行信贷是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是计划经济的工具,同时又兼有金融市 场的调节手段,如利率、汇率和信贷额度。虽然企业的筹资方式较多,但仍应以 银行关系为主,同银行协调好关系,银行不仅提供资金上的方便,同时又可在结 算、担保、信息资料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顺利进 行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银行也需要企业,企业是银行的主要客户,是国民经 济的支柱,是创造财富、创造金融资源的工具。企业与银行关系良好,是国民经 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也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筹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