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药剂高频考点 18

admin

散剂的定义、特点、制备、质量检查及其处方举例

散剂(powders)是一种药物或与适宜辅料混合均匀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为口服散剂和局部用散剂。

散剂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的特点,外用时覆盖面广,兼具保护、收敛等作用。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适合婴幼儿与老人服用,包装、贮存、运输及携带较方便。然而,由于散剂分散度较大,可能造成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挥发性等方面的不良影响。

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多个步骤,以确保混合效果良好。首先,要考虑组分的比例,当两种药粉基本等量且状态、粒度相近时,可直接混合。若数量差异悬殊、组分比例相差过大,则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混合。接着,根据组分的密度性质、吸附性与带电性调整混合顺序和方法,以避免密度差异、吸附性影响及静电阻碍均匀混合。此外,针对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组分,应在混合前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均匀混合。遇到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时,应在室温下混合,避免其润湿与液化,影响组分的混合。

散剂的质量检查主要关注装量差异。具体检查方法见相关标准。典型处方举例包括含低共熔物成分的散剂(如痱子粉)和倍散(用于稀释剧毒药物的小剂量制剂)。痱子粉处方中,麝香草酚、薄荷和樟脑在混合时发生低共熔现象,有助于与其他药物均匀混合。而倍散则是在小剂量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便于后续配制,稀释倍数根据剂量而定。

总之,散剂作为一种常见且灵活的药物剂型,其制备和质量控制需遵循特定步骤和原则。通过合理选择辅料、优化混合过程,可以确保散剂的品质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