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起源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由"文先书院"(专收男生)和"会英书院"(专收女生)在毓璜顶东北坡创立。这是烟台在开埠后成立的首批新型学校,课程包括数学、格致、史地、化学、英语等,还有"四书"和"圣经"课,由美国牧师郭显德博士创办,最初仅有三名学生。1886年,郭显德募款扩建校舍,增设中学班,女校则由杜宇宁女士管理。1896年,两校合并为"会文书院",并设有寄宿设施,学生人数最多达到200多人,中学部致力于乡村师资培训,主要以汉文为主,辅以数学、史地等课程,教学要求严谨,理化实验室设备完善。历任校长包括衣博士、魏利先生和明显文硕士,学校发展迅速,师资力量强大,目前有306名教职工,其中研究生学历者超过30人,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众多。
烟台开埠后,对国际贸易和翻译人才的需求增加。1897年,美国的韦丰年先生在毓璜顶西南坡创建"毓璜顶英文学馆",专为培养本地英语商贸人才,最初招收六名学生。1909年,韦丰年逝世,毕维廉先生接任校长并募款扩建,1911年建成的"思韦堂"(现为烟台警备区军人礼堂)以此纪念。毕维廉校长时期,学校声誉提升,学生人数增至185人,教师多为外籍。英文馆采用全英文教学,培养了高水平的英语能力。
扩展资料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开创绵远,历史悠长,始建于1866年,经历了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历史时期。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毓璜顶南麓,占地面积44083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在校学生4100人。校园绿荫翠盖,静谧优雅。科技实验设施超过部颁一类标准。学校科技馆、电教中心、校园网、劳技培训中心、大型珍稀动物标本室等省内领先。2001年又建成6600平方米的现代化体育馆、400米标准塑胶跑道操场、2400平方米的室内运动场。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