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概念经历了从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演变。护理一词源自拉丁语,原意为哺育小儿,后扩展为养育、保育、避免伤害、看护老人、病人或虚弱者。护士则指喂养、支持和保护病人、受伤者和老人的人。护理的定义在不同理论家和组织中有所不同。护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反映了护理领域的进步和变化。
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1860年-20世纪50年代),护理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其主要任务是协助医生诊疗,消除身体的疾患,恢复正常的功能。护士的工作集中在执行医嘱、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护理教育着重于文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但缺乏突出护理内容的教育。
南丁格尔的定义强调通过改变环境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以待其自然康复。这个阶段的护理强调了医护分工合作、形成规范的常规和技术,但忽视了人的整体性,护理研究领域相对局限,束缚了护理的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疾病与健康的概念发生变化,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和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健康不仅没有疾病或缺陷,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护理领域也发生了变化,如责任制护理的概念、系统论为基础的护理程序等,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方法。护理教育更加注重充实人文科学知识,医护关系变为合作伙伴,护患关系强调病人参与,护理方式以患病的人为中心,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全面、系统的整体护理。
在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护理专业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转变为更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护理概念进一步发展,包括帮助健康人或病人保持或恢复健康(或平静地死去),护理的服务对象扩展到所有人,护理任务超出了对病人的护理,服务范围扩展到从健康到疾病的全过程,护理对象从个体到群体,场地从医院到家庭、社区。现代护理学成为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融合了科学、艺术和人道主义。
综上所述,护理学护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对健康认识的进步,从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体现了护理领域对人性、科学和技术的深入探索与实践。护理学的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推动护理科学与实践的发展。
扩展资料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