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历法,用以指导农事,它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2. 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的运行情况,因此农事活动完全根据太阳的运行来安排。
3. 在历法中,为了确定闰月,加入了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4.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中心。
5. 中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结合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来制定。
6. 加入二十四节气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太阳的运行周期。
7.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