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启蒙早现天赋
老爸送他来沈学习
最先发现王诺舟数学天赋的是他的爸爸王乐溥。3岁多时,王诺舟收到的生日礼物,是爸爸托人买来一些国外数学书。与数学相伴,填满了诺舟童年的大部分时间。“开始怕他坐不住,可他对数学书很感兴趣,总能安静地呆一整个下午。”爸爸王乐溥说。
也许是数学启蒙较早,刚上小学时,性格内向的王诺舟只在数学课上表现得很积极,他的数学作业总是完成得最快,正确率特别高。小学六年级时,王诺舟在华罗庚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上斩获银牌。
看着王诺舟在数学上惊人的进步和能力,当公务员的父母做出了明智的决定:把儿子从营口老家送到沈阳上初中,挖掘他的数学潜能。
曾性格内向
险错失数学“最强大脑”
在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区初中部,王诺舟的数学天赋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不仅连续两年在“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荣获金奖,更遇到了他的“伯乐”—省实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教练赵斌。
“当时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特别难的数学题,问他们谁能做出来,全班鸦雀无声。正当我要离开班级时,有个男生大声告诉我:王诺舟做出来了。”赵老师回忆,在他写出题目后没过多久,王诺舟已经写出了答案,可因为性格腼腆,他并没有举手示意。“幸好他的同学帮他"泄了密",要不真就错失这个数学天才了。”
高中升入辽宁省实验中学后,王诺舟的综合成绩在班级处于中游,但数学能力却再次实现突破。这次成功晋级本届数学奥赛中国国家队,代表中国迎战国际数学奥赛高手,这一成绩刷新了学校纪录。作为唯一一名辽宁籍队员,王诺舟被同学粉丝们封为辽宁数学的“最强大脑”。
闯四道“变态”关卡
成国家奥赛队六队员之一
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确实不易。因为想要晋级国家队,至少需要四道“变态”关卡,PK掉全国的数学高手。
第一道关卡是全国范围内的数学奥赛高中联赛,辽宁省就有千余名高中生报考。第二道关卡是全国数学冬令营决赛。面对来自全国各地35个代表队的360余名选手,王诺舟以优异成绩顺利晋级并获得国家金牌。第三道关卡是中国数学奥赛国家集训队,仅60名学生能获得国家金牌队员的称号。最后一道是国家队的终极PK。省实验竞赛指导中心主任周然告诉记者,因为选手个个都是高手,都有可能得金牌,所以这场选拔赛是数学奥赛中竞争最激烈的比赛,其难度系数之高甚至远超国际数学奥赛。
历时2周时间,6次考试,每次考试限时4.5小时,需完成3道超高难度数学题。在这种强压下,王诺舟作为唯一一名辽宁籍队员,入选由6名队员组成的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国家队。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萧林熙
“学霸”的数学关键词
作为奥数“学霸”,王诺舟的数学方法和诀窍格外吸引人眼球。对于如何学好数学,不善言辞的王诺舟给出关键词。
思考 面对数学难题,很多同学选择放弃思考,直接翻看练习册后面的答案,这一点其实很阻碍数学思维的养成。“少看答案多思考”是王诺舟的做题套路。“也许多思考几分钟,你就有思路了,如果认真思考后仍不会,再看答案也能训练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老师 老师在学习中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多与老师交流,可以说是学习任何学科的“捷径”。数学答案是单一的,老师的解题逻辑是多元的,多问老师也能打开自己的思路。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