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初中地理开发治理沅江的建议

admin

沅江流域南北长、东西窄,略呈自西南斜向东北的矩形,地势上跨越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大部分区域为山地丘陵地区,上游分布有苗岭山脉,两侧分布有武陵山、雪峰山两大山脉。流域总体地势西部、南部和西北部高,东部、东北部低,海拔差异较大,上游海拔1000~2000m,河口区海拔仅30~40m。沅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少降水,夏季温高、湿重、多雨。年均气温14.3~17.2℃,上游气温较低,中下游气温较高,有自西向东递增的趋势。沅江是一条典型雨洪河流,年均降水量1090~1506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4~8月占全年的66%,12~2月仅占9%。年均蒸发量1023~1411mm,年均风速0.7~2.4m/s,以北风、东北风为主,实测最大风速26.0m/s。沅江流域在大地构造上跨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带两大构造单元,褶皱和断裂构造较发育。流域地震活动不强烈,处于构造稳定性好的地段。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多≤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10度;河口常德附近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0.1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沅江流域涉及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和重庆市的63个县(市、区)。2010年流域总人口1485万人,平均城镇化率34%。其中,湖南省917万人,占流域总人口的62%;贵州省431万人,占33%;重庆市99万人,占5%;湖北省38万人,占3%。贵州省黔南自治州4:都匀市、贵定县、福泉市、瓮安县;黔东南自治州15:镇远县、凯里市、黄平县、施秉县、雷山县、麻江县、台江县、丹寨县、黎平县、榕江县、锦屏县、剑河县、三穗县、天柱县、岑巩县;铜仁市7:碧江区、江口县、玉屏县、石阡县、万山区、印江县、松桃县;湖北省恩施自治州3: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湖南省怀化市12:会同县、靖州县、通道县、洪江市、鹤城区、中方县、新晃县、芷江县、辰溪县、麻阳县、溆浦县、沅陵县;湘西自治洲8: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永顺县、龙山县、吉首市、花垣县、古丈县;邵阳市5:绥宁县、新宁县、城步县、隆回县、洞口县;张家界市3:桑植县、永定区、慈利县;常德市4:武陵区、鼎城区、桃源县、石门县;重庆市2:秀山县、酉阳县。

沅江流域大多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分布较广,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沅江流域除下游尾闾地区的常德市属湖南省“3+5”城市群一体化范围内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外,其他地区大多属于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相11对滞后。据统计,2010年沅江流域地区生产总值为203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13722元/人。流域地区生产总值份额中,湖南省占的比重最大,约占67%;贵州省其次,约占25%;重庆市和湖北省分别占6%和2%。 2010年,沅江干流中下游水体水质良好,除武水汇合口断面总磷超标,水质为Ⅳ类外,其余各断面水质均为Ⅱ、Ⅲ类。上游受磷化工生产影响,沅江上游水体污染较严重,部分断面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氨氮。清水江支流重安江的重安江大桥和风山桥断面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氟化物。支流水、酉水、渠水、巫水、辰水、锦江和武水总体水质较好,除酉水花垣河支流松桃县木溪断面氨氮超标,水质为Ⅳ类外,其余各断面水质均为Ⅱ、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