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光炎先生心地善良,富有公益心。在艰苦创业、勤俭致富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苦尽甘来”应该的享受,而是想着还有许多贫穷的人民在受苦挨饿,还有许多学龄儿童像他儿时一样在失学,还有多少国计民生的问题必须解决。他常想常说的是:“我从家乡来南洋时,只是空手而来,现在所有的财产都是从社会得来的,应该还给社会。”他的后半生坚定地实践其“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诺言。 一是热心教育。蚁先生大力资助侨居地的多所华文学校,还专门为刚来泰国的华侨举办泰文补习班。在家乡,他独资创办了南洲小学,并大力支持澄海中学、潮阳西关学校和汕头海滨中学。
二是乐善好施。蚁先生同情贫苦大众,除了经济施助外,还把更多的钱财用在社会福利的慈善机构上,如中华赠医所、天华医院、华侨报德善堂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有些亲友、家人曾有异议,说他捐献太多,劝他多留一手给子孙,他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强调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坚持“还诸社会”的原则。
三是当好侨领。蚁先生在泰国侨界中德高望重,声誉卓著。1936年开始,他先后担任了中华总商会主席、报德善堂董事长、中华赠医所主席,还有潮州会馆、火砻公会、天华医院、华人学校等大批华侨社团的重要职务。他带头致力于中泰友好、社会繁荣、公益福利、家乡救灾、抗日救国等活动,为泰国社会和祖国故里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