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咳嗽老有痰,根源还是在脾

admin

咳嗽,既是症状名也是疾病名,是肺系疾病的一个常见疾病。

其中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在临床上往往多是痰声并见,两者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常见的有脾病及肺引起的 痰湿咳嗽 ,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湿,水湿聚而成痰,上渍于肺而致肺气失宣,遂生咳嗽;

还有肾虚及肺出现的 虚寒咳嗽 ,因肾气、肾阳不足,肾亏不能纳气,或肾虚水泛而为痰,上壅于肺,发为咳嗽。

痰的主要来源就是脾和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脾阳虚弱,脾对于水湿运化不足,导致水湿在体内集聚,尤其是在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

所以中医有 “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 之说。

当白天的时候,阳气充足,脾阳可以有效运化水湿。但是晚上阳气不足,阴气较重,此时寒邪更重,就会导致 夜晚咳嗽 的出现。

艾灸能有效刺激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炎止咳的作用。

艾灸的消炎效果是任何中西药都无法比拟的,它有自己独到的消炎作用,常常是体表给药,脏腑受益。

艾灸的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作用也是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

这样当使用艾灸后,等于给脏腑一个强大的支撑,那么随之而来的是疾病慢慢的好转到痊愈。

道地 健康 ·内关穴

从近掌侧腕横纹中点向上量2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两筋之间的凹陷处。

内关穴,归属于心包经,可以调节心包的功能,避免上不来气的情况。

同时《四总穴歌》有言: 心胸寻内关。故而取之

道地 健康 · 肺俞穴

此穴是肺的背俞穴,可以调节和 肺相关的寒症和虚症,以及肺的功能。

肺的功能强了,那么身为储痰之器的痰就少了。

道地 健康 ·丰隆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

此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络穴,联络于脾。调节脾胃功能,脾胃强,自然对于水湿之气能够有效运化,避免痰的生成。

同时,丰隆穴是解决化痰第一奇穴,不仅可以解决 有形之痰 ,比如咳痰。

还可以解决 无形之痰 ,比如感觉嗓子卡痰,但是实际上没有的情况。

每个穴位灸20-30分钟,灸至皮肤微微发红即可。

注意保暖,不受风。空腹,餐后一小时左右不宜灸,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灸。

灸前,灸完喝300~500ml的温水,切忌喝冷水或冰水。灸后半小时不要用冷水洗手,一小时内不洗澡。

要保持乐观愉快,精心调养,勿过劳,清淡饮食;孕妇不灸;严重心脏病慎灸,脉搏每分钟超100次者不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