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装裱程序是怎样的呢?首先,将纸张托裱在绘画作品背面,然后用绞、绢、纸等材料镶边,再安装轴杆使其成为版面。传统装裱形式多样,成品主要分为挂轴、手卷、册页三大类。原裱绘画无论大小、形状以及裱后的用途,都只包含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其中,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装潢工艺的关键。而对于旧书画的重新装裱,则相对复杂。需要先揭下旧画心,清除污渍、霉斑,修补破损,然后再按新画的装裱流程进行重新装裱。一般来说,手工装裱和高质量的浆糊是能够收藏的重要因素。
在装裱过程中,画心的托裱是整个工艺的重中之重。在托裱时,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纸张和粘合剂,确保画面与托纸之间的紧密连接,同时避免对画面造成损害。托裱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画面的大小和形状,以确保装裱后的作品美观、稳定。此外,镶覆和砑装也是装裱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步骤。镶覆主要是将画心与镶边材料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砑装则是在画心和镶边之间施以压力,使其紧密贴合,增加作品的美观度和稳定性。
对于旧书画的重新装裱,过程更为复杂。首先需要将旧画心揭下,并进行清洗、修补等处理,以去除污渍、霉斑,修复破损部分,恢复作品的原始状态。然后按照新的装裱流程进行重新装裱,确保作品的美观和稳定性。在这一过程中,手工装裱和高质量的浆糊显得尤为重要,它们能够延长作品的保存时间,提高作品的收藏价值。
总的来说,中国画的装裱程序包括托裱画心、镶覆、砑装等步骤。对于原裱绘画,托裱是关键;而对于旧书画的重新装裱,则需要进行揭下旧画心、清洗污渍、修补破损等复杂处理。在装裱过程中,手工装裱和高质量的浆糊能够确保作品的美观、稳定和收藏价值。
扩展资料
一幅完整的国画,需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离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装裱也叫“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