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脉入门必背口诀:
1、脉大小。主管察气,脉大气旺,脉小气虚。
2、脉快慢。主管察精,脉快精虚,脉慢精足。
3、脉硬软。主管察火,脉硬火多,脉软火少。
4、脉浮沉。主管表里,脉浮表症,脉沉里症。
5、脉匀乱。主管察安危。脉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一、把脉是什么原理
1、所谓的把脉就是切脉,脉诊常用寸口诊法,是医生用手指接触病人的动脉查脉象了解病情变化的一种方式。手腕部的寸口,此处为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所在,是脉之大会,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均能在这里有所反应,切脉时让病人取座位或者仰卧位,手臂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2、切脉时常运用三种不同的指力以体察脉象,通常采用浮取、中寻、重按的方法。脉象与心脏的活动密切相关,因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形成脉搏。把脉是诊断疾病的四诊里的一种方式一种方式,应结合病人的其他方面的症状进行综合整治,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脉是把的什么脉
1、中医把脉,主要是摸寸口脉,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是由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有直接关系,脉诊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查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可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2、脉诊的部位,主要是寸口脉,历来有许多种,现在以寸口脉为主,是临床比较广泛的诊脉方法,正常脉象的主要特点,一息4~5至,相当于每分70~80次,不服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这些特征在脉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3、把脉是中医的一种诊断方式,又称为切脉。根据不同的脉象来判断不同的疾病,把脉通常分为平脉、浮脉、沉脉,同时也要分为滑脉、洪脉、细脉等,然后了解一下患者病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