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我在回答问题之前一直在想,怎样通俗的把它们讲清楚,这个是多年当中学教师的习惯了,遇到不好讲的题目通常就是举个栗子来说:
比如小明从6岁读书,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若考上四年制大学,所有科目合格就可以取得毕业证书,如果参加当时教育部门规定的相关科目考试并合格,经学位鉴定委员会审核后可以获得学士学位(一般还分理学学士、文学学士??)。若小明拿到上述证书暂不想参加工作,而是选择了"考研"(在我家乡,有人问我说孩子要"考研",不知是啥东东),就是小明还要继续读书,一般硕士研究生是三年,毕业后经过一系列各种考试合格,就会获得一个学位:硕士学位。
要是小明还嫌不够,又要"考博",又继续读二至三年,经过一系列各种考试,并合格就可获得博士学位。此时小明从小学到此应该是读了约20~22年书了,这个时候小明大概在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博士学位的人已经是目前比较大的知识分子,要是小明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由于种种原因暂不去应聘职位(参加工作),而是选择继续做他的科研工作,就叫博士后研究工作。此时他的工作地方也称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等。博士后就不属于某个学位,按规定的学位有:学士、硕士、博士。
至于读硕、读博、以及从事博士后工作期间,国家给的待遇如何?本人未查阅近几年来的相关资料,只能请广大网友赐教。
题主问到女孩子读到什么程度合适?
我文中已经把各个学位毕业时的年龄大概估计出来了,总之,人尽其才,每个学位都是国家的人才,前段时间网上出来一个女孩是从事航空航天方面研究的研究人员,作了几个讲座,一下就成了网红。有网友评论说:没想到搞高科技的还有这么漂亮的女孩,真是颜值和学问一样高。我当时看了评论想笑,难道高科技人才就应该是些丑八怪?
另外,国家婚姻法有规定,只要达到法定婚龄,读书期间是可以结婚的。所以,女孩子不必担心自己书读多了嫁不出去。
有个教授为了更通俗易懂,弄出了一个"兔子理论"来帮助我们了解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的区别:
1、本科生:学习捡“死”兔子。(就是老师告诉你树林里有兔子,别人打的,你去捡一下)
2、硕士生: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导师告诉你有一只活兔子,在那儿如何打是你自己的事)
3、博士生:学习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导师告诉你森林中有兔子,怎么打?是直接射击还是围捕是你的事)
4、博士后阶段:
此时,导师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不同的森林哪里寻找兔子,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