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头走亲访友,如何称呼长辈疏忽不得。许多中国孩子在学说话时恐怕都曾为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亲属称谓晕头转向,中国亲属称呼非常复杂。英语中用“uncle”指代的父辈男性亲属,在中国就有“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夫”五种称谓;“cousin”的概念更是涵盖了汉语中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这八种情况。汉语言研究者郑子宁在《东言西语》一书中指出,精密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与阶层分明的社会结构息息相关。中国现代的亲属称谓系统源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战乱频繁,小家庭很难在动荡的乱世中自保,家族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为此,以父系血缘为核心的家族崛起,发展出一套父系亲属称谓比母系亲属称谓更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具体而言,父亲的哥哥和弟弟的称谓是不同的(伯父和叔父),但母亲的兄弟只有一个称呼(舅父);只有父亲兄弟的子女算作堂亲,父亲的姐妹和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却统统并斗算作表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