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3月22日,李鸿章乘坐法国“艾纳斯脱西蒙”号邮船从上海出发对欧美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访问,历时 190 天,行程 9 万里,掀起一股“李鸿章旋风”。
8月 22 日,李鸿章一行结束了在欧洲考察访问的最后一站英国,乘“圣·路易斯”号邮轮横渡大西洋前往美国访问。经过 6 天的海上航行,于 28 日上午 9 时抵达美国纽约港。9月14日,李鸿章从加拿大西海岸温哥华乘坐美国太平洋轮船公司的轮船回国。
扩展资料: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病逝于北京。
参考资料来源:新浪——李鸿章访美
百度百科——李鸿章访美
百度百科——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