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相声贯口中的《报菜名》是不是应该改一改了

admin

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你想改尽可以随心所欲的改。但改过之后呢?

贯口是相声门练嘴皮子功夫的必修课。看似简单,实则很吃功夫!它其实还承载着很浓郁的文化气息。比如“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熊掌好理解就不提了。蒸羊羔、蒸鹿尾是什么?真的是蒸“小羊羔子和鹿尾巴”吗?

背诵只要不智障,不语障大家都会。但有人要问一句你说什么呢?,你答的上来吗

老出类拔萃的相声艺人,不一定富,不一定有文化。但他表演过的东西里的掌故,必定是信手拈来。

网络时代,拼凑起几个词不算什么。但它经得起推敲吗?相声大师马季曾经改过《地理图》。被奉为经典!但他没动过《报菜名》广大相声后进,应该踊跃一试。

法律废除了帝制,难道以后电影里不能出现皇帝了吗

报菜名中的菜是满汉全席,有史可依。动保组织现在对 历史 也想下手吗?

这样的话,可就有的忙了。

相声贯口中的《报菜名》是不是应该改一改了?

答,问题提的好,相声中的贯口是传统相声的重要基本功之一,但是我觉得,并不是不可超越的,改进是必要的

但是 改进需要大智慧,需要真的天分 ,博士相声和苗阜及其它某些相声演员都有自己创造的贯口,但只是改动了文字内容,还远不是真正的改进,换汤不换药,自己觉得不错,其实毫无新意,这种所谓的“改”最容易

贯口基本要求有几点,1.是要能背下来其中的内容,这一点基本说相声的都能做到,2.是嘴皮子要利落,这点也容易,3.发音要准,这点也不难,所以贯口只要下过点功夫,都是可以做到的,唯一真正难的在于改进,真正的改进,不是换个词儿那末简单, 老实说,贯口的观赏性并不高

现代的嘻哈饶舌有与贯口类似的方面,当然也有不同,好的饶舌演唱听起来很有感觉,我个人觉得比贯口听着好听,比如玖壹壹成员健志的念白,相声的贯口可以向这方面吸取些营养,他的念白特点是嘴皮子特别溜,念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配合着唱,百听不厌,既然相声可以学京剧,学唱歌,学这学那,为什么不可以学饶舌呐?但是我觉得只有郭德纲有这个能力

您家的饮食习惯要改改了,吃盐太多。

我的观点就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外行尽量不要指手画脚,更不要上纲上线。

王平和郑健有段相声叫《如何是好》,说的就是该怎么说《报菜名》。王平扮演的就是相声之外的各类专家,一会说这些菜是珍馔佳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需要有感情的说;一会又说这是相声的瑰宝,是传统艺术需要借鉴京剧身段来表演《报菜名》;一会又说《报菜名》里的食材太残忍,这应该是祖宗编出来进行控诉的,所以应该声泪俱下的说。到最后,郑健就不知道怎么说了,急得哭出来了。

《报菜名》本就是一段贯口,可以训练相声演员的基本功,也可以拿到舞台上去展示。这个贯口的重点不是他的内容,而是使用这个贯口的演员演的怎么样。观众听的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没人去深究到底哪个菜用了哪些食材。如果有观众拿着放大镜对《报菜名》的内容进行指责,那只能说他是要故意找茬,存心不良,因为这已经超出了相声的范畴。

如果《报菜名》因为动物保护要改,那京剧的《武松打虎》是不是也要禁演?如此吹毛求疵的话,绝大多数舞台艺术都该停业整顿了,大家都在家里听某几个“绝对正确”的戏算了。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场景有点熟悉?你愿意回到那个时代吗?

《报菜名》是一段传统的相声贯口,体现的是演员的表演基本功,也是这门艺术的 历史 传承,与动物保护法规风马牛不相及。不可用现在的政策、法规、意识等等看待、约束、评判 历史 的“说”,而非“吃”。上挂下联、上纲上线、主观臆断、肆意联想、深挖根源等等曾在一段 历史 时期盛行,误国误民。不必“听话听音”,去揣摩别人话语的潜台词是什么?心里活动是什么?太累!本应是“是”或“不是”极其简单,何必再根据“字面”去“推测”、“琢磨”自以为的“内涵”呢。

吃老婆饼,吃不出老婆来。报个蒸羊羔,蒸鹿尾,也报不出个杀生来。没必要改练,练基本功,耍耍嘴皮子,听个音也解不了馋。[呲牙]

那样要求四大名著全得改,聊斋、四书五经、三字经等都得改

这是相声演员练习基本功用的,在台上展演也是演的基本功,而不是跟菜名有什么关系,而且这种传统的活也不是那么好改的,不过现在有年轻的相声演员改过。听过一个相声演员叫啥忘了,改成西餐的名字了。但是听着真别扭[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