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岁左右的宝宝已经基本能走路,三岁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够跑了。但此时的宝宝肢体的力量较为薄弱,肢体动作也尚不协调,因此跑步时就很容易摔倒。慢跑是一种是有效的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的活动。因为在慢跑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宝宝呼吸能力的完善,更有利于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所以今天要分享的话题就是对于慢跑这项运动,宝宝每天训练多长时间最有益?
一、慢跑的注意事项
在慢跑之前有一些事项是必须要注意的。首先,父母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宝宝学习慢跑的兴趣。比如可以模仿各种动物跑步的姿势。其次,在慢跑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姿势,及时的纠正错误的跑步姿势。最后教会孩子在慢跑的过程中学会用鼻子呼吸,因为在宝因为宝宝的年龄很小,所以在跑步时都会喜欢用嘴巴来进行呼吸,其实这种方式是不正确的。
二、慢跑的训练时长
慢跑能够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那是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首先宝宝的身体器官及四肢能力都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太长时间的跑,有可能会造成骨头磨损肌肉损伤,进而影响到宝宝长高个。其次,要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和外部环境,合理安排跑步的时间和时长。夏季慢跑的话尽量安排在早晨,因为天亮的比较早,空气也比较好;冬天的话由于天气寒冷,可以安排在中午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时长可以根据训练情况逐步增加,刚开始几分钟就行,以后逐渐增加时长,但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三、总语
最后,小编在此温馨提醒,在慢跑前既不能让宝宝空腹,也不能吃得太饱,慢跑前可以做一些由父母带着做一些准备活动来热热身;慢跑后也要及时放松肌肉,这样才能够促进宝宝的身体机能更快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