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的解决方法是外部成本内部化。
当发生外部经济时,私人利益小于社会收益阻碍了私人在此领域的投资,其投资量远远小于社会需求。可以通过政府干预和控制来解决环境问题,也可基于市场刺激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
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将外部性内部化,促进经济当事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市场失灵时滞市场机制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有效地配置资源,正是由于市场经济无法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需要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完全。
外部性在现实经济中广泛存在。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都会导致市场失灵,影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由于外部性使得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在现实经济中,市场参与者和公共部门都以各种方式对外部性进行治理,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或接近社会要求的最优水平。
方法:政府可以采用直接管制、税收和补贴等方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对于具有负的外部性的行为,政府可以征税,税额的大小应该等于该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对于具有正确的外部性的行为,政府可以给予补贴。
外部经济(Externaleconomy)又叫外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
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人因而有时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EconomyofScale)。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规模成了各大电信运营商业绩的重要指标。这对发展国家经济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片面的规模崇拜是断然不可取的。过分追求规模的增长,不仅会造成如上所述的大规模重复建设问题,而且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可能造成劳动者实际福利水平的增长停滞甚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