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韵中,“不”字只有两个读音:一是入声,接近于现代读音的bú(二声)而短促,意义与现代的“不(bù)”同,可以带宾语;二是下平,读fǒu,意义与现代的“否”同,古诗文常用在句尾,如“可不(否)”,不直接支配宾语。
在这首诗中,两个“不”字都带宾语,属于入声字,按现代读音都读作“ bù”(四声)。
律诗一般不出现同音同字。另外,这首诗极具打油诗味道。我本人不认为是李白的作品。
原诗:
此石巍巍活象牛,埋藏是地数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
芳草齐眉难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
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