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提高小学生口语能力

admin

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需要具备听话理解、会思考、说话流畅自信、交流文明得体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学会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口语交际能力与语文其他能力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特点需要教师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将口语交际训练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

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导课堂。教师只需适时引导、点拨,确保口语交际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关系,成为学生的听众和朋友,共同讨论和聊天,让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

同时,教师还应重视自身的指导作用。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实施多向交流,确保全员参与。

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评价,可采用情境法、口试法、问卷法、随堂评析以及观察记录、自我评价等方法。教师应少批评,多表扬,传递给每个学生相信人人能成功的期望。教师应放下“架子”,作为一个听众、朋友,与学生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自我评价可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自由记述,二是自我检测表。例如,在教学《热爱生命》时,可以采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制定自我检测表。评价的内容包括站姿、语速、表情、准备情况、普通话的运用、发言的内容、观点等。最后,由一位同学根据大家的意见,为发言的同学作综合全面评价。

综合评价应包括优点和不足两方面,按较成功、成功、基本成功、不成功四个等级进行评价。教师应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敢于说,大胆发言。

长期坚持,学生的交际能力将得到锻炼和提高。总之,口语交际是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话题选择与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的,语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情境。教师的话题选择与教学应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为前提,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另外,学生养成优良的口语交际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语言习惯的养成内涵是极为深厚的。不仅要通过口语交际课,还要通过阅读课、习作指导课、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课外活动乃至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常态下受到切实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