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区别:培养模式方面、学科划分方面、就业方面、历史渊源。
1、培养模式方面:汉语言文学侧重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汉语国际教育侧重语言知识、语言教学方法。
2、学科划分方面:研究生阶段,汉语言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国际教育属于教育学类,博士阶段,汉语言文学仍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国际教育各院校划分不同,依据院校特色或研究侧重而划分。
3、就业方面:汉语言文学培养的主要是面向母语者的文字应用人员,汉语国际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面向非母语者(可以简单看成外国人)的教学人员,即中文教师。
4、历史渊源:汉语国际教育可以简单视为从汉语言文学中发展出来的,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交叉/跨学科,主要的学科基础有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汉语国际教育基本素养及基本技能和汉、英(外)双语知识及实际运用能力,能在各类学校从事国际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在国内外相关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以及相关文秘工作的双语型、跨文化、复合型、实践型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培养目标:
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
掌握1门以上外语,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以专业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所长;可继续攻读研究生,也可在行政机关以及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