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宜性
活动的组织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活动目标。适宜的目标应是既高于孩子现实发展,又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既考虑孩子某一方面发展的需要,又要着眼于孩子整体发展的需要。
2、适度性
早教活动的内容要科学适度。由于孩子年龄小,活动要注意动静交替,集体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时间不宜过长,集体活动中可以穿插一些自由放松的活动。一个活动可以多次重复,但活动量要适当,根据家长和孩子的具体情况适当注意调整活动内容和活动节奏。
3、指导性
因为家长和看护者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是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所以亲子活动的指导对象应是这些成人,通过指导与孩子共同游戏和交流,传播教育儿童的新观念,进一步体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和能力。
4、互动性
早教活动应该注意调动家长和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注意家长和孩子间的互动,注重组织者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5、开放性
早教活动不可能解决儿童所有的发展问题,也不可能替代家庭教育的全部。因此组织者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家长进行必要的示范和讲解,同时也要考虑活动的指导要向家庭延伸,每一次活动后要对家长提出回到家中应继续完成的任务。
早教活动的方式应该是开放的,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根据季节不同适当安排在室内或室外,根据儿童年龄的不同确定活动时间的长短,指导者可以是专业人员,也可以是社区有经验的志愿者,也可以是有经验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