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gù ruò jīn tāng,意指形容防守异常坚固,仿佛金属造的城和滚水形成的护城河一样难以攻破。"金"象征坚固,"汤"则代表严密的防御。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蒯通传》,用来描述城池或阵地在军事上的坚固程度,不可轻易攻克。它常用于形容防线、城堡或组织的稳固,比如在文学作品中,"却原来是精心维持得固若金汤,竟都扛不住她一滴眼泪",形象地展现了坚固防线的脆弱。"高高在上"中的"固若金汤"则暗示了权力中心的稳固。总的来说,固若金汤不仅形容实物的坚固,也常常用来描绘人心和权力体系的稳固性。
"坚如磐石"虽然也有稳固之意,但更多用于形容物体的坚硬或组织的团结程度,而"固若金汤"则更专注于防御性的坚固。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使用时有所侧重。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固若金汤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和广泛运用。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