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汇兑损益是企业因外币业务汇率变动产生的会计调整,通常每月处理一次,主要涉及外币存款、债权债务和有价证券的折算。以下是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
当企业结汇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金额)
借:财务费用(汇率差异,损失用蓝字,收益用红字)
贷:银行存款(外币,按记账汇率折算)
购汇时的处理则是:
借:银行存款(外币,按记账汇率折算)
借:财务费用(同上)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金额)
每月月初调整汇率时,如果月初汇率低于上期,会有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银行存款(外币)
对于没有外币存款的单位,只需处理预收账款的汇兑部分。例如: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收入金额)
贷:预收账款(外币原值)
同时,根据汇率差异调整:
借:预收账款(外币换算后的金额,当日汇率)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红字或蓝字,根据差异)
最后,如果单位没有外币存款,月末调整汇率的步骤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