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果的现代研究揭示了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潜在的药物毒性。果实和种仁主要含有脂肪油和挥发油,其中挥发油包含小分子萜类、芳香化合物如α—蒎烯、d—莰烯、二戊烯、d—芳樟醇、α-松油醇—4、(+)—龙脑、忱牛儿醇以及丁香油酚、肉豆蔻醚、榄香脂素、黄樟醚等。这些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其中部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如中枢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及致癌作用。
玉果种仁的毒性不容忽视。少量摄入种仁可引发幻觉、欣快感,并可能继发恶心和眩晕。摄入10-12个果后,个体可能陷入昏迷状态,因此玉果被称为“麻醉果”。过量使用玉果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包括神志不清、瞳孔散大和惊厥。服用肉豆蔻粉7.5g即可引起眩晕乃至谵妄与昏睡,有报告指出过量摄入玉果导致死亡的案例。动物实验中,猫服用肉豆蔻粉1.9g/kg或皮下注射挥发油0.12ml/kg,均可导致半昏迷状态,并因肝损害在24小时内死亡。挥发油对肠胃有局部刺激作用,且具有显著的麻醉性能,对低等动物可引起瞳孔扩大、步态不稳,剂量加大则反射消失。肉豆蔻醚、黄樟素等化合物具有中枢神经毒性,能导致精神异常,引发时间和空间曲解、超越实际感及幻听等其他幻觉。黄樟醚对肝脏有强烈的毒性,可通过皮下注射引起广泛的肝脏变性。此外,这类化合物还对大脑具有中度兴奋作用,能增强5—羟色胺的作用。对猫等家畜的致死剂量为570mg/kg。长期少量给食黄樟醚可导致肝、肾脂肪变化,影响动物健康。
综上所述,玉果的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但同时也存在潜在的药物毒性,特别是在摄入过量时。在研究和应用玉果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扩展资料
玉果有很多别名,比如肉寇、迦拘勒、豆蔻、肉果、顶头肉等。玉果是药食两用食物,主要可以入药,烹饪中用作调料。玉果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成熟种仁。内含多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萜烯类,还含脂肪油,油中存在大量肉豆蔻酸。玉果种仁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至3.5厘米,宽1.5至2.5厘米。表面灰绿色或暗棕色,有网状沟纹,两端间有明显纵沟。质坚硬,碎断面可见大理石纹理。纵切时可见宽端有小形腔隙,内藏小形干缩的胚,子叶卷进曲,气强烈芳香,味辛辣,微苦。以个大、体重、坚实,破开后香气浓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