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企业通过现金分红、送股以及转增股本的方式向股东分配利润。分红是企业在盈利后,按照一定比例将盈余分配给股东,股东可以选择继续投资企业,以期获得复利收益。
1. 利润分红给股东的方式有哪些?
通常,股东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分红权:
1) 以公司当年利润派发现金;
2) 以公司当年利润派发新股;
3) 以公司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
2. 股东分红权的条件
股东的分红权是基于其作为股东身份所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在法律上,这种权利是一种自益权。一旦股东的分红权受到侵害,股东可以寻求法律救济,维护自身利益。股东的分红权理论上是一种固有权利,但实际上,由于它体现为一种请求权,其实现是有条件的:
1) 公司当年有利润;
2) 已弥补和结转递延亏损;
3) 已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
4) 公司前次发行股份已募足并间隔一年;
5) 公司在过去3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录;
6) 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润;
7) 公司在过去三年的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
8) 分配后的法定公积金留存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50%;
9) 上市公司股利的分配必须由董事会提出分配预案,经法定程序召开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和表决,并由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代表的1/2以上现金分配方案或2/3以上红股分配方案表决权通过时方能实现。
3. 股息与分红的区别
股息与分红都是股票投资的收益形式,但存在明显差异:
1) 在数量上,股息的比例通常相对固定,而分红根据公司盈利状况可多可少;
2) 在时间上,股息发放时间可以是年底或第二年年初,也可以分期多次发放,而分红一般在第二年年初发放;
3) 在对象上,普通股股东在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时,可能减少甚至不分派股息。优先股股东通常有股息收入的保障,但一般不参与公司分红,普通股的分红随公司盈利的增减而变化。
股东投资资金或通过其他方式成为企业股东后,可以获得企业一定的股权。企业不仅需要公开股东相关信息,还需公示企业年度报告。若股东出资信息或股权发生转让,企业需及时更新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