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铜,其本质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要成分为二硫化铁(FeS2)。在采挖后,应彻底清除杂质。
它的特征为立方体结晶形式,聚集体则呈紧密块状。表面呈现淡黄色,拥有金属光泽,有时会变为黄棕色或棕褐色,无金属光泽。具有条纹和条痕,条痕颜色为绿黑色或棕红色。其密度大,质地坚硬或稍脆,易于击碎,断面颜色为黄白色,带有金属光泽;有时断面呈现棕褐色,可见银白色亮点。
伪品自然铜则是黄铜矿,其特征为不规则致密块集合体,表面呈黄铜色,易受风化影响,颜色变为蓝、紫、褐等混杂的斑状色,条痕为绿黑色,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断口参差不齐,性质脆,易碎。
在炮制上,自然铜需经过煅烧和醋淬处理。具体操作为将净自然铜按照煅淬法(通则0213)进行处理,至暗红时,加入醋淬至表面呈黑褐色,光泽消失且变得酥松。每100kg的自然铜需要加入30kg的醋。
在性状上,自然铜的形态变为小立方体或不规则的碎粒或粉末状,颜色从棕褐色至黑褐色或灰黑色,失去了金属光泽,质地酥脆,带有醋酸气味。
化学成分主要含有二硫化铁,其中铁占46.6%,硫占53.4%,可能还含有少量的铜、镍、砷、锑等杂质,但并非所有样本都包含这些杂质。
药理作用包括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抗真菌作用和抗肿瘤作用。促进骨折愈合作用体现在钙、磷含量的增加、不溶性胶原量的提高以及生物力学强度的增强。抗真菌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多种病源性真菌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石膏样毛癣菌、土曲霉菌等丝状真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抗肿瘤作用体现在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血钙和碱性磷酸酶、提高肿瘤细胞凋亡率以及减少尿素氮。
自然铜在药性上表现为辛、平,归于肝经,具有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的功能。适用于跌打损伤、筋骨折伤、瘀肿疼痛等症状。
在使用上,建议剂量为3~9g,多采用丸散剂形式服用,若需煎煮则应先煎。外用时需适量。
在保存上,应置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