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admin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是佛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是自我对本我的压抑,保护人类免于精神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作出的调整。原始防御机制效果较差,离意识逻辑越远,则越近似变态心理。心理防御机制被认为可以防止因心理打击而引起的生理疾病或神经症,但过度或错误应用可能带来心理疾病。

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包括:否定(Denial),面对冲突事时拒绝接受或不承认现实;退化(Regression),遇到挫折时表现幼稚行为;行动化(Acting out),以极端方式消除焦虑;解离(Dissociation),暂时失去人格完整性;投射(Projection),将无法接受的思想、举动投射到别人身上;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做出与真实想法截然不同的行为;压抑(Repression),控制自己不思考、不想痛苦事件;潜抑(Suppression),将不接受的念头、情感、记忆、冲动下意识隐藏到潜意识;转移(Displacement),将对某人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用看似合理的借口解释难以接受的思想行为;幽默(Humour),面临困境时以开玩笑化解当事人的窘境;补偿(Compensation),受挫时改用其他成功领域代偿自卑感;升华(Sublimation),冲动或欲望无法排解时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

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与否无绝对好坏之分,帮助我们面对挫折与压力,但长期使用原始、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则认为个体较不成熟,甚至可能有病态表现。防御机制是正常现象,面对不同事件时有不同的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