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方式1、采用计划价的计算方式进行成本核算的,填制收料单(入库单)应以计划价填写单价;采用实际价的计算方式进行成本核算的,填制收料单(入库单)则以实际价填写单价;
方式2、采用计划价核算方式时,一般当月月末应计算材料成本差异,以核算实际的材料领用成本;
方式3、一般来说,较为规范的企业,收料单(入库单)的填制并不涉及单价,只需填写数量;对于收料(入库)的库存管理环节,一般只对数量进行考核,对于单价等涉密资料是不予体现的。
拓展资料:
原材料购进时,计价方法有两种:
一是计划成本法,就是对每一种原材料制定一个计划成本,按这个成本核算原材料购进。实际采购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月末时按原材料的明细科目逐笔结转记入原材料账;
另一个方法较简单,直接按实际采购成本入账。
由于原材料是不断领用并不断采购的,不同批次的采购成本不一定一样。因此,对于原材料成本入库后的计量有以下几种方式:
1、移动平均法。每次材料采购入库后,都重新计算,计算公式是(原库存原材料成本+新采购的原材料成本)/(原库存材料数量+新采购原材料数量)。这种方法在使用ERP软件的公司中用的较多
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各批购货数量*各批购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各批购货数量)
3、先进先出法。根据材料购入的批次,按照先入库的材料在后购入的材料之前转出的方法确定发出材料的成本和期末材料的成本
4、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相反。
5、个别计价法。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基本账务处理:
1、按实际采购成本作如下处理: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
2、按计划成本结转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3、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材料采购
或反之(节约差)
4、期末结转差异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超支差)
借:材料成本差异(结转节约差)
贷:生产成本等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