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字,始于1443年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创造的韩文,分为元音与辅音两大类。
元音,气流在口腔通道无阻发出,共21个,遵循天地人原理。天元音“.”已消失,地元音“—”与人元音“|”为基础,衍生其他元音。元音分单元音(10个)与双元音(11个),通过口形与舌位变化形成。
单元音包括:ㅏ [a]、ㅓ [eo]、ㅗ [o]、ㅜ [u]、ㅡ [eu]、ㅣ [i]、ㅐ [ae]、ㅔ [e]、ㅚ [oe]、ㅟ [wi]。发音细节与汉语拼音相似但略有差异,比如“ㅏ”类似“a”,“ㅓ”与“e”相似。
双元音通过快速转换口形与舌位形成,如:ㅑ [ya]、ㅕ [yeo]、ㅛ [yo]、ㅠ [yu]、ㅒ [yae]、ㅖ [ye]、ㅘ [wa]、ㅙ [wae]、ㅝ [wo]、ㅞ [we]、ㅢ [ui]。
辅音分为松音(5个)、紧音(5个)、送气音(4个)、鼻音(2个)、闪音(1个),以发音器官与方法命名。松音发音时气流不完全冲破喉头,紧音则气流完全冲破,送气音在发音时气流有明显冲击,鼻音气流从鼻腔流出,闪音舌尖轻轻振弹发声。
韩语发音规则,包括元音与辅音的详细发音方法,通过调整嘴唇、舌头与口腔形状实现不同音节的表达。若需获取电子版发音规则,可关注公众号【会飞翔的蜗牛】并回复【发音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