乛字的位置和笔画顺序如下:
乛笔画顺序,就是横钩或者横撇(一笔)。
拓展:
拼音:yǐ
解释:同“乙”,汉字部首。
康熙字典
《唐韵》於笔切《集韵》亿姞切《韵会》《正韵》益悉切,𠀤音鳦。十干名。东方木行也。《尔雅·释天》太岁在乙曰旃蒙。月在乙曰橘。《前汉·律历志》奋轧於乙。《京房易传》乙,屈也。
又凡读书,以笔志其止处曰乙。《史记·东方朔传》朔初上书,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三月乃尽。
又唐试士式,涂几字,乙几字。抹去譌字曰涂,字有遗脱,句其旁而增之曰乙。
又《太乙数》有君基太乙,五福太乙诸名。
又《前汉·艺文志》有天乙三篇。《注》天乙谓汤,其言非殷时,皆假托也。
又姓。汉南郡大守乙世,前燕护军乙逸,明乙瑄,乙山。
又《尔雅·释鱼》鱼肠谓之乙。《礼·内则》鱼去乙。《注》鱼馁必自肠始,形屈如乙字。一说鱼腮骨,在目旁,如篆文乙,食之鲠不可出,去之乃食。
又《茅亭客话》虎有威如乙字,长三寸许,在胁两旁皮下,取得佩之,临官而能威众。无官佩之,无憎疾者。《蘇轼诗》得如虎挟乙。
方言集汇。
◎ 粤语:jyut3 jyut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et7 [宝安腔] jet7 [海陆丰腔] rit7 ret7 [东莞腔] jet7 [梅州腔] jat7 [客语拼音字汇] yad5 [客英字典] jet7 [陆丰腔] jat7 [台湾四县腔] jit7 jet7
◎ 潮州话:ig4(ik 旧时:it)【揭阳】êg4(ek)
网络俗语。
起源于日本,日语中“乙【おつ】”与“おつかれさま”(中文意思为“辛苦了”)的开头相同,网友们因此用“乙”表示“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