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常用口令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
半面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
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
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离约85厘米。
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口令:坐下。
要领: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坐凳子时,听到口令,左脚向左分开约一脚之长),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口令:蹲下
要领: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口令:起立。
要领: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口令:整理着装。
要领:双手从帽子开始,自上而下,将着装整理好。必要时,也可以相互整理。整理完毕,自行稍息。听到“停”的口令,恢复立正姿势。
扩展资料:
队列口令下达要领:
一、短促口令:只有动令,不论几个字,中间不拖音不停顿,通常按音节(字数)平均分配时间,有时最后一个字稍长,发音短促有力,如:“停”“报数”
二、断续口令: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停顿,如:“第***名,出列”。
三、连续口令: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有时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微歇,预令拖音稍长,其长短视部队大小而定。动令短促有力。如:“立------定”“向右------转”行进间动令通常落在右脚
四、符合口令:兼有断续口令和连续口令的特点,如:“以***为准,向中看------齐”
五、下达口令的基本要领:发音部位要正确,下达口令用胸音或腹音,胸音多用于下达短促口令,腹音多用与下达带拖音的口令,掌握好音节,下达口令要有节拍,预令和动令、微歇有明显的节奏使队列人员能够听清楚,注意音色,音量不要平均分配。
下达口令一般起音要低,由低向高拔音,如:“向右看——齐”“齐”字发音要高,突出主音,下达口令时把重点字的音量加大,如:“向后——转”要突出“后”字,“向前**步——走”要突出数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