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分类重点管理法的核心在于对库存进行分类,根据其占用资金金额的大小,将库存分为A、B、C三类。通常,A类库存品种仅占库存品种总数的5%到20%,但其占用资金金额却占库存资金总额的60%到70%。B类库存品种占库存品种总数的20%到30%,占用资金金额占库存资金总额的20%左右。而C类库存品种则占库存品种总数的60%到70%,但其占用资金金额仅占库存资金总额的15%以下。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企业聚焦关键库存,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实施ABC分类管理的关键在于抓主要矛盾,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具体管理可以通过以下标准进行:确保生产流程各工序紧密配合,严格按照生产进度时间表进行生产;根据市场需求,以成品生产数量为基础,推动各相关工序的生产活动,按生产流程反向计算每道工序每天需要的零部件和材料的数量;上道工序应严格按照下道工序的需求进行生产,并准时将完成的在制品交给下道工序,以确保各工序上最多只有一天的在制品库存。
此外,外购零部件和材料也应严格按各道工序需求数量,由协作厂和供应商在每天开工前准时送达指定生产线,确保各工序上最多有一天的外购零部件和材料库存,有时甚至等于零。通过实施准时生产制度,厂内物资流通和产品生产流程在时间和数量上同步进行,密切协作,使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和产品的库存减少到极限,几乎接近于零,从而降低资金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多个管理目标,采用多标准划分库存,最后根据标准的重要程度加权形成新的ABC分类标准。这样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库存管理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库存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