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设计不是纯感性的,纯主观的。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评价商业设计的核心标准是,它是否解决了问题,解决得好不好。
不要一接到需求就动手,在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做时,却答不上来。
商业设计是有理有据,有逻辑有方法有流程的。以智能硬件 app 设计举例。
需要设计一款硬件的 APP,流程框架如下:
设计分析阶段(从下到上)
app 维度分析
弄清楚 APP 给谁用的,目标用户(用户画像)。
弄清楚用户的核心使用场景。
弄清楚用户的需求。
产品维度分析弄清楚产品目标。
弄清楚产品特性。
技术维度分析技术与设备的限制情况
公司维度分析弄清楚公司战略。
弄清楚公司品牌调性。
行业维度分析主要竞品的设计分析。
横向了解:行业 APP 设计情况。
设计专业维度分析纵向了解:UI 设计趋势
产品发布时间(设计不是给现在用,而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半年后)
弄清楚 APP 设计目标
确立设计理念
设计决策人维度都有哪些决策人?核心人是哪位或哪几位?他们如何影响设计?
概念设计阶段
提炼产品关键字(一般为产品特性)。
转化为设计关键字(一般设计理念进一步缩小范围的关键字)。
按设计关键字搜集整理情绪版。
从情绪版找规律,提炼出相同的元素和设计手法,包括但不限于:形色字构质。
脑暴。(triz 40 法/具抽,大小,合拆,加减。联想,映射,渐变,本质。)
参考提炼出的设计元素,设计本 app 的视觉风格。至少三个方向的方案。
app 设计风格评审。
详细设计阶段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评审。
设计定稿。
设计实现阶段
开发评审。
交付开发。
跟进开发
整个思维过程
系统思维(上下左右时间维度系统周到的考虑)。
发散和收拢思维(收集信息-确认设计目标以及关键字-情绪版-提炼元素-脑暴)。
平行思维(多个方案)。
最后
我认为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在于眼睛看不见的部分,即设计思维。然而我们犯过的最大最久的错误就是我们太着相了。我们太过肤浅,太过表面,只看到表面。我们被我们的眼睛骗了,被我们的眼睛带着跑,却不带脑子。
这就像是看一座冰山,我们只看到水面上的山尖尖,却完全不知道水面下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