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我国何时开始试点建设监理制度

admin

中国工程监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88年。当年,原建设部在北京和上海召开会议,确定了首批8市2部作为建设监理制度的试点,如扬州市建苑工程监理责任有限公司,开始实施监理制度。这些试点城市的交通建设项目,如西安至三原一级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逐步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模式。

1989年,原建设部组织考察团赴新加坡和法国学习,借鉴了他们的先进经验,为完善中国监理体制奠定了基础。同年,颁发了《建设监理试行规定》,成为中国监理工作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1989年10月的第三次全国建设监理工作会议总结了试点经验,标志着监理制度开始稳步发展。

1993年,第五次全国建设监理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监理制度进入全面推行阶段,目标是在1996年前完成稳步发展阶段的任务,并提出大中型工程项目必须实行监理。此后,监理单位数量和从业者迅速增长,如甲级资质监理单位的数量不断增加,标志着行业的发展壮大。同年,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成立,进一步推动了行业规范化和自我发展。

1995年,原建设部与国家计委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规定》,建设监理制度全面推行。1997年,《建筑法》的出台将监理制度推向新高度,全国监理单位和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监理制度在各类工程项目中的覆盖率逐渐提高。

然而,随着制度的推广,业主和相关机构对监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监理市场,强调了监理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监理制度作为中国建设领域的重要改革,推动了项目管理的现代化,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了工期,并逐步走向国际化。

扩展资料

工程监理工作的依据是工程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监理的职责就是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促使甲、乙双方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得到全面履行。建设工程监理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工程质量;进行安全管理、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协调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即“三控、两管、一协调”。工程项目建设监理是与国外接轨并结合中国国情,在工程建设领域中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跟国外的对业主提供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是相似的。工程监理根据业主需要可以为业主提供工程项目全过程或某个分阶段,如施工阶段的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