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统一于其道德理论教育中,以下简称“杜威德育思想”。其提出“在做中学”的理论,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学校道德教育要生活化而不应该脱离社会、脱离实际。杜威的这些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中小学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杜威德育思想概述
在对传统德育思想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杜威构建了其独特的德育思想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个人道德的组成要素”“道德教育的目的”和“道德教育的方法”。
杜威认为“个人的智慧”“情感态度”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三者构成了道德的主要因素。
对于学校的道德教育,杜威提出的核心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并且在其教育著作中指出:“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人的个性和社会的关系,道德教育并不同于课本知识的教育,德育具有更深的含义”。
二、杜威德育思想的价值功能
首先,杜威的德育理念讲求的是理性主义和一少部分的功利主义思想。
其次,杜威的德育思想颠覆了传统的知识教育和德育分离的观念。
再者,杜威首次论述清楚了学习者本身在德育中的关键地位。
三、德育启示
1.对“道德”的重新诠释
2.对“道德人”的重新审视
3.“道德共识”与价值多元的合理定位
如果我是校长:
我将认真实行杜威的德育思想现代教育学理念,讲求学科的育人理念,并非智慧与道德分离。德育教学与学科教育相辅相成是教育融合的最优模式,重视学习者意志培养,强调动机,强调形成规范行为道德的重要性。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学校道德教育要生活化而不应该脱离社会、脱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