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的手法秘诀在于其简明实用。他提出,通过巴甫洛夫学说,将医学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创造了“押手压刺法”,旨在减少进针疼痛,甚至实现无痛。指力和精神专注是关键,如书画家的腕力和笔法,练习棉线球和纸张方法可增强指力,使进针迅速且减少痛感。他还强调,进针手法的兴奋、抑制、反射和诱导,以及针的捻转提插,都需聚精会神,手法轻巧,遵循条件反射的外抑制法则。
在针法应用上,承淡安先生给出了多种技术,如单刺术、旋捻术、雀啄术、屋漏术、置针术等,每种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适用情况。出针手法要求轻缓,而得气和补泻则关乎针灸的原理——流通气血。他主张,针灸补泻应遵循“随而济之”和“迎而夺之”的原则,通过轻重缓急的捻转和提插,实现调节经气的目的。
杨氏用针手法也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技巧,如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时的审穴等,强调气血调和和针下气感的重要性。这些手法既古老又实用,是承淡安先生和前人经验的结晶,为现代针灸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综上,承淡安先生的针刺手法独特而实用,为针灸新手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导,是中医学习者深入理解针灸技术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