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技能操作-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admin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是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的一项关键技能,其主要应用于窒息、呼吸困难或急需供氧的病人。简易呼吸器以其使用方便、并发症少、便于携带、有无氧源均可通气的特点,成为了急救措施中的重要工具。

简易呼吸器由几个部分组成:上端的硅胶面罩用于放置在病人的口鼻部,后方的“单向气流活瓣”只允许氧气流出,防止病人呼出的气体回流。气流调节阀用于调节氧气的流出量,一般情况下要求每次挤压气囊后,氧气流出量为400~600ml。中间的圆形球体“人工复苏气囊”起到储存氧气的作用,当挤压气囊后,氧气通过上端面罩中的单向气流活瓣流出,为病人提供充足的氧气。尾端的接口则用于连接储氧袋或氧气瓶,一般情况下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瓶后,氧流量应设置在8~10升/分钟。

在使用简易呼吸器供氧时,关键的操作步骤包括使用“EC”手法固定面罩,即一手拇指与食指按压面罩,其余三指紧扣病人下颌,使呼吸器氧气面罩与病人的口鼻部紧密衔接。另一手则有规律地捏放气囊,要求捏放气囊的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操作演示则包括戴帽子、口罩、洗手,组装简易呼吸器,确定患者呼吸停止并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将简易呼吸器与供氧装置连接,并调整氧流量,固定面罩并有规律地挤压呼吸囊。

在使用简易呼吸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组装时应先将面罩与气囊相连接,然后再组装储氧袋,最后连接氧气管和中心供氧装置。在操作时,每捏放气囊2分钟,应嘱助手听诊患者双肺有无呼吸音,以检查通气是否有效,防止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影响通气效果。

在面对考官提问时,应明确简易呼吸器气囊捏放频率不应加快,因为气胸属于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症。在患者有自主呼吸后,不应马上停止使用简易呼吸器,因为此时尚未达到有效的正常供氧。在患者有自主呼吸时,应顺势挤压气囊,达到一定潮气量后,再完全松开气囊,让患者自行完成呼气动作。为了减少呼吸道曲度,保持呼吸道畅通,需要在使用简易呼吸器之前开放患者气道,使头后仰。若在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捏放气囊感觉阻力很大,可能是分泌物阻塞了患者的呼吸道,应立即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简易呼吸器的适应症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道管理、临时替代呼吸机等。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是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掌握其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急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上内容由好医生医考整理,更多技能考试大纲及口诀速记大全资料欢迎私信或关注好医生医考教育公众号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