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人普遍掌握英语。在香港,英语十分普及,由于历史上香港比内地更早接触外来事物,过去不熟悉英语的底层民众会用广东话拼读日常的英语词汇,因此香港广东话中的英语外来词搭配非常常见。
2. 例如,“地盘管工”被称为“科文”(foreman)、“煞车”称为“逼力”(brake)、“轴承”叫做“啤令”(bearing)、“草莓”叫做“士多啤梨”(strawberry)。许多老年人仍然将“邮票”称为“士担”(stamp)、“保险”叫做“燕梳”(insurance)等。这些地道的用语可能会让不懂粤语的外地人感到困惑。
3. 香港通行的语言是粤语。粤语是香港占绝对优势的交际语言,也是大多数香港人的母语。然而,随着大量内地移民涌入香港,以及自1950年代起因边境封锁与广州隔绝,香港广东话的语音逐渐发生变化,例如声母/n/、/l/开始不分,声母/ng/脱落为零声母,部分人的/t/和/k/、/n/和/ng/韵尾相混,第一调调值由53变成55等,这些变化被称为“懒音”。
4. 这些变化使得港式粤语与广州话在语感上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