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关中羊肉汤传说

admin

关中羊肉汤传说

——据一章姓老人来陕南 旅游 口述整理

文/叶甲文

西汉年间,终南山下,矮林旁住着一户人家。

他家屋后不远处便是官道,过去称驿道。这驿道也不过是能骑马通过的土路。

这家姓杨,老两口年过四十,膝下两儿一女都才脱了稚气,最小的儿子十五岁。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放养十来只牛羊,日子过得还算平顺。

这天,从东北方向的驿道上跑来一匹骏马,马上驮着一位汉子,还没到杨家门口,汉子就从马背上滚了下来,正在地里掰包谷的杨家两口,急忙放下手中活路,高呼大儿杨力快来帮忙,一家三人把汉子扶到家里取来热水灌了几口,不一会儿汉子醒来,连忙坐起道谢。杨氏又从锅里舀来稀饭让汉子喝。水、饭下肚,汉子开言道:"大叔大婶,感谢你们救了我″。

看官,你道这位汉是谁?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他就是后来被汉高祖刘邦设坛拜将的韩信。

汉子道"叔、婶,我本军中之人,姓韩名信,自幼读书,懂些兵法,在项羽帐下听差。尽管同乡友人推荐说我留在军中有用,但项羽嫌咱出身卑微,身材矮小,受过胯下之辱都没反抗,是个不堪重用之人。我气愤不过,就逃离开了楚营,打算去投靠刘邦,不意偶感风寒,腹中无食就昏倒了″。

杨家二老安慰韩信几句说,尽管放心,虽有小难,不妨就在我家休养些日再走不迟。

再说杨家前几天川道里大户人家过亊,来他家买羊肉,况且只要整扇的肉,不要头蹄下水,杨家也应允,遂宰羊两只,留下肚腹小件供家人食用。

看看韩信此时弱不禁风的样子,杨家妈妈剥下羊头肉,加入羊心、羊肝就给炖了汤来。羊汤炖好,韩信一气吃了两大碗,既驱赶了邪寒,又填饱了肚子,顿时精神了许多。韩信欲离开赶路,杨家大叔道,你且小住几日,养好身子再走,几百里外的南郑,要翻越秦岭, 恐怕你病弱之身受不了。韩信看杨家父母如此热心肠,也就安心住了下来。

时光迅疾,十余日过去了,韩信体力恢复如初,离别之时感恩之情无以言表,不禁潸然泪下道:“你我虽萍水相逢,但已深感叔婶如再生父母,我没齿不忘。今后我若有出头之日,决不忘怀,定当厚报。”

韩信离开杨家策马扬鞭,不辞辛苦赶往汉营去了。

初入汉营虽初受奚落,但有萧何慧眼识珠,韩信终成大将,为大汉基业展疆扩土、攒下功劳。

一日再过驿道,经杨家门首时,仍在当年因病饿交加落马地点下马,一心虔诚恳地向杨家走去。杨家两老在院边,看到前方旗帜猎猎,人喊马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话说间,却见昔年落难的韩信一身盔甲戎装,躬身站在他们面前,真是唏嘘不已,遂迎进草堂,安座、沏茶、问好。韩信叩毕二老,则向左右介绍,杨家二老是我再生父母,今特来拜见。并向杨妈妈讨道,若有羊汤,请妈妈再盛一碗。杨妈妈道,有,有,有,即舀上数碗端来。韩信几人把既解渴又果腹的 羊汤下肚后,感慨道,这真是又回家了。又对手下说,杨家羊汤就是救命汤,我不忘,你们也别忘。临了则命军中文官在匾额上写上《杨家羊汤 济世四方》,又命工兵装饰了挂上门首。

匾牌一挂,方圆团转百姓都知道了是大汉将军韩信所赐,不时来杨家购活羊的、没事来看热闹的、谝闲传的络绎不绝。杨家老夫妻看来的人这么多,是给自家添幸哩,快晌午了咋能叫人家饿着肚子离开,索性支起毛边大锅煮羊汤供人们食用。以往冷清的杨家院顿时客人爆满。

自那以后,杨家也就正式在驿道边开起了羊汤馆子。周围的邻居们呢也试着开羊肉汤锅,久而久之 此地羊汤美誉鹊起,也就成为一种人人喜好的饮食。再后来,由于羊汤的制作家数越来越多,以致成为关中一带人们喜好光顾的美味之一。

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