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是由透明软骨、结缔组织、平滑肌和黏膜构成的管状结构。它的起始位置在第6颈椎平面,通过环状韧带与喉部环状软骨相连,向下延伸至第5胸椎上缘平面,在这里分为左右两个主支气管。气管的软骨环呈马蹄形排列,大约有12到20个软骨环通过韧带连接起来,形成了气管的前侧壁,占据了气管周径的2/3。软骨环的后方缺口被平滑肌和纵横交错的纤维组织封闭,形成了膜状的后壁,占据了气管周径的1/3,并且与食管前壁紧密相连。
气管根据其解剖位置可以分为颈部气管和胸部气管。
1. 颈部气管:位于胸骨上窝以上,有7到8个气管环,通常位于颈前正中部。其特点包括位置较浅,第1到2个气管环常常连在一起并在后部分叉,第2到4个气管环之间前方有甲状腺峡越过,幼儿在第5到6个气管环前方可见胸腺,颈部气管的长度和位置深浅与头位有关。
2. 胸部气管:最下一个气管环呈三角形突起,位于左右两侧主支气管交角处,形成了气管分叉,内部形成一边缘光滑锐利的矢状嵴突,称为气管隆嵴,是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标志。气管的长度和管径因年龄和性别而异。气管的主要血液供应来自甲状腺下动脉,分布在颈部气管前面,血液回流至甲状腺下静脉。
在临床上,由于气管前方与无名动脉及左无名静脉相邻,如果气管切开位置过低或套管弯度不合适,可能会累及这些血管,导致严重出血。气管的淋巴引流至气管前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和气管周围淋巴结。
气管的生理功能包括通气及呼吸调节、清洁、免疫、特异性免疫(体液、细胞免疫)以及防御性咳嗽和屏气反射。
支气管的结构与气管相似。随着支气管的分支越来越细,软骨环的数量逐渐减少,且不完整。从气管分叉出发,左右支气管进入肺门,继续分支如同树枝。分支的顺序为主支气管入左右肺,称为一级支气管;肺叶支气管入肺叶,右侧有3支,左侧有2支,称为二级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入肺段,称为三级支气管,左右肺各有10个肺段,继续分支形成呼吸性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管和肺泡。
左右支气管的解剖特点包括:右侧主支气管较粗短,长约2.5厘米,与气管纵轴约成20度至25度的角度;左侧主支气管较细长,长约5厘米,与气管纵轴延长线约成45度的角度。